前言: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精神,学校启动了“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大讨论。大讨论以回信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电子信息学科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目标,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立志成长为德才兼备、创新思辨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意识,引领广大教师争做有家国情怀的学术前沿开拓者和学生成长指导者的信念,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强化服务意识、争做爱岗敬业的管理服务者的服务自觉性。为营造好大讨论活动氛围,宣传部特开设“做三有西电人”专题,面向学校一线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和广大干部等约稿,围绕“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表观点、谈感受、展视野、话情怀,分享西电人的“三有”故事。投稿:news@mail.xidian.edu.cn
李雄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雄军
近年来,我的一个工作特色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我先后主持了韩城市、蒲城县与华阴市等市县的五个“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主持了韩城高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主持了《韩城市“一市一策”科技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同时,我参与了铜川市、商洛市、富平县等地的政策咨询工作,参与了省上对咸阳市、延安市、商洛市、安康市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

有理想: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关键也在县域。作为公共经济政策领域的研究者,我特别注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如果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那么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共同富裕问题就得到了相当的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落到了实处。
有追求:为一流大学建设尽心尽力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这首《祖国不会忘记》,从我接触起就未曾忘记。西电是我党我军亲手创建并服务于我党我军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抚今追昔,我们在职的每一位西电人,都应奋发图强,甘于做西电腾飞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分力,这些分力的聚合就形成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合力。
有担当:一切的努力都是为教书育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书育人是高校老师的本色。我们所做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归根到一点,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所倾心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既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体现,也有助于我校的人才培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构成了我们学习、研究的源头,让学生多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这与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的“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是一致的。
往期链接:
做三有西电人|刘建伟:做有情怀的价值引领者
做三有西电人|常晶晶:进步或源于实验室一小步
做三有西电人|夏永林:做思政课改革路上的奔跑者
做三有西电人|陈渤:研究工作应追赶科技前沿
做三有西电人|韩根全:勇于攀登科研“苍龙岭”
做三有西电人|李刚:传承红色基因,建一流马院
做三有西电人|张进成:做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
做三有西电人|王艳:用努力让情怀落地
做三有西电人丨孙伟:做无愧于变革时代的教育者
做三有西电人丨王海:做科研教学之路的行者
做三有西电人丨邵晓鹏: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做三有西电人丨陈为胜:学者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
做三有西电人丨后勤集团:脚踏实地 阔步前行
做三有西电人丨王楠楠:用科技为公共安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