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精神,学校启动了“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大讨论。大讨论以回信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电子信息学科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目标,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立志成长为德才兼备、创新思辨的行业骨干和引领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意识,引领广大教师争做有家国情怀的学术前沿开拓者和学生成长指导者的信念,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强化服务意识、争做爱岗敬业的管理服务者的服务自觉性。为营造好大讨论活动氛围,宣传部特开设“做三有西电人”专题,面向学校一线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和广大干部等约稿,围绕“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表观点、谈感受、展视野、话情怀,分享西电人的“三有”故事。投稿:news@mail.xidian.edu.cn
做三有西电人⑫陈为胜:学者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为胜
当前学校正在开展“做三有西电人”大讨论,作为西电的一名教师,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爱岗敬业,另一方面需要点亮学生前进道路、成长成才,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西电人。

我在2004年留校任教,2015年加入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虽然学院成立的时间较短,但是在包为民院士的带领下,学院充满无限活力、每天都在进步,西电首个民口“973”计划重大专项、全国首个“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西电首个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这些都是对学院成绩的肯定。而我所从事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是一个历史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学科,两千多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当前火热的宇宙空间站和载人探月计划的开展也离不开控制理论的指导。在空间院,我找到了控制理论的新的结合点——临近空间飞行器,只有将所从事的研究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才能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为此,在学校与学院支持下,我主持成立了力学系统与先进控制研究所,致力于将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等交叉学科与先进控制理论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团队两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发表SCI检索论文70多篇,JCR(中科院)I、II区30余篇,研究成果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研究机构所引用,总计他引2500余次。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应当明确认识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这样有助于我们真正做到敬业爱业,并在教师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对所讲课程的了然于胸,还要对尽可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工作。我们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抱有严谨的态度和勤学的精神,紧跟学术前沿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教师岗位的需要。在价值观方面,我们要时刻牢记教师是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保持教师应有的道德情操和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实时反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信息的接受能力,做到了解学生,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在团队管理方面,通过每周的组会以及与课题组学生的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用数学和先进控制理论并结合计算机和信息综合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工程与科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掌握当代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工程软件开发,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专业性人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讲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我一直的追求,努力为西电“双一流”建设,为创建“电子信息学科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为胜,山东日照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华山学者,力学控制与先进控制研究所所长,2000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学位和应用数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子工程系访问。
曾于2009年入选校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分别为第二和第一完成人),2014年授予IEEE T AC的杰出审稿人,2015年获得西安市青年科技人才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课题7项,并与华为、新奥、中电13所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总经费共计500多万。发表英文期刊SCI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IEEE汇刊和Automatica上共计20余篇, 授权专利6项,SCI他引1600余次,Google Scholar他引2500余次, 引文作者包括来自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的至少20位IEEE Fellow、4个IEEE汇刊的主编及3个IEEE协会主席。
往期链接:
做三有西电人|刘建伟:做有情怀的价值引领者
做三有西电人|常晶晶:进步或源于实验室一小步
做三有西电人|夏永林:做思政课改革路上的奔跑者
做三有西电人|陈渤:研究工作应追赶科技前沿
做三有西电人|韩根全:勇于攀登科研“苍龙岭”
做三有西电人|李刚:传承红色基因,建一流马院
做三有西电人|张进成:做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
做三有西电人|王艳:用努力让情怀落地
做三有西电人丨孙伟:做无愧于变革时代的教育者
做三有西电人丨王海:做科研教学之路的行者
做三有西电人丨邵晓鹏: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