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重。如何激发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成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近20年的时间里,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探索长效机制出发,找到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五个兴奋点,育人成效日渐凸显。
“在这3天的支教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动我的故事,我用MP3把它们都记录了下来,这是我人生经历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蔡剑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这是他前不久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周末接力支教活动后的一段感言。
其实,“研究生周末接力支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形式,蔡剑也只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中的普通一员。作为教育部属重点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工作已经连续17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实践育人的做法和经验还荣获我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练本领与专业学习结合
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活动中练习所学本领,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寻找到的第一个兴奋点。
鉴于学校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生中有大批无线电爱好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在学校和各院系组建学生科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为集中展示学生的课外科技实践成果,自1988年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通过每年举办一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目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在学生中的覆盖面越来越宽,超过90%的学生在校期间成为这项活动的受益者。
做贡献与服务社会结合
青年学生都有渴望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乐于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这一积极性成为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第二个兴奋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成立了家电维修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爱心社、信息技术120、同一首歌文艺广场等100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城市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其中,家电维修、社区帮困、乡村支教、信息支农、电脑诊所等活动已形成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建了信息化建设服务团,面向社会开展包括网络建设规划、软件系统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等形式的综合服务工作。如为榆林航空站设计的《仪器设备兼容性论证分析》、《零电压调零问题分析》,为榆林煤炭公司开发的《票务管理系统》等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
助贫困与勤工助学结合
把扶贫助困与勤工助学相结合,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激发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寻找到的第三个兴奋点。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自强自立,将社会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校内广泛设立学生助理管理员、网络协管员、科研助手、治安服务员、文明行为监督员等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软件开发、网站建设和维护、文献翻译、有偿家教等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生活,获取报酬,主动分担家庭经济负担,弥补学习生活费用之不足。
长见识与择业就业结合
在校大学生由于条件所限,人生经历相对简单,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知识也比较少,必定对其将来的择业就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而参与社会实践恰好能够增长见识,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与择业就业相结合就成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第四个兴奋点。
学校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20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依托这些基地,结合毕业生择业就业,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前往参观、考察、学习,收集用人信息,了解人才标准。
部分学生还到部队和地方的企业、研究单位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参加岗前培训,体验职业生活,为理性择业、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批真刀实枪地在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过职场演练的同学返校后走向讲台,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告诉身边的同学,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从而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身手与创新创业结合
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天地可以一展身手,积极探索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这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第五个兴奋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校内依托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校团委还按照创业计划的模式组建学生创业型社会实践服务队,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经费,为学生挥洒求知热情、展示聪明才智提供条件保障,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校大学生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的情况比比皆是,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技活动的经历为他们毕业后的事业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强建周 陈晏辉 王鸣琦)
《陕西日报》200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