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静 胡晨)10月11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院士先后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调研学院建设工作,听取学院工作汇报,开展针对性指导。校长助理高新波参加了调研。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临时党委书记夏永林先后汇报了学院近期在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申报等工作情况,介绍了学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思路和构想。郑晓静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并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全力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工作。郑晓静强调,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学院成立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体现,学院要勇于挑战、抓住机遇,全面推动学院发展。二是要以改革为抓手推动学院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胆设计、勇于探索,先行先试,形成试点效应、打造示范品牌。三是要推动形成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大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借助优势资源和力量,对校外不断扩大开放,对校内建立“大思政”育人格局,助力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借力发力助推学科建设。四是要做好阵地建设。坚持本科教学走在前,打造本科教学阵地,做好思想政治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上好讲好思政课、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随后,郑晓静听取了人文学院院长赵卫国对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对外合作、终南文化书院建设等方面发展思路的汇报。听取汇报后,郑晓静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对学院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郑晓静指出,人文学院要继续在全校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好主体作用,一是要建方向,提前谋划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优先发展并形成学科优势。二是要建队伍,延揽人文学科高水平人才,制订有效的引才育才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人尽其才。三是要建课程,立足学校实际,规划建设一批能够彰显特色、形成品牌的优质课程。四是要出成果,立足人文素质培养开展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论文著作和课题项目的数量与质量,产出一批高水平的西电人文社科代表性学术成果。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调研时,郑晓静首先听取了学院临时党委书记马建峰、执行院长李晖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工作的汇报,随后从三个方面对学院未来发展建设提出意见。第一,要坚定信心,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郑晓静强调,学院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学院班子成员要抢抓机遇、乘势而发,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客观看待发展现状,通过发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第二,要创新引领,通过改革推进一流建设。要用好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这一金字招牌,明确自身优势,确定主攻方向,做好部署和分工,尽快形成一流学院建设方案,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做好示范。第三,将党建工作做好做实,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学院建设。要结合学院特色和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思政会精神,通过上好党课、思政课等,帮助学院教师过好教学关和科研关。
党政办、发展规划处相关人员参加了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