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开云最新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天宫二号伴星释放 星载图像压缩系统由西电研制
时间:2016-10-24 16:02:10来源:华商报点击:

天宫二号伴星成功释放

动力由航天六院提供

星载图像压缩系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9月15日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的伴随卫星,于昨日上午7时31分,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该伴星既可当做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的“自拍神器”,还可预先告知风险。而其动力由总部位于西安的航天六院提供,其星载图像压缩系统则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可拍摄高清照片

可预先告知风险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重约47公斤,尺寸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具备高效轨道控制、灵活姿态指向、智能任务序列处理和天地测控通信高速数传的能力。相比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它体积更小、能力更强,具有高集成度、用途广的特点,属于新一代先进微小卫星。

本月底,伴随卫星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再次靠近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组合体,并飞越组合体上空进行成像观测。之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开展近距离编队驻留试验和航天新技术验证试验,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

所谓伴星,是跟随某航天器飞行的卫星。伴星和主航天器的轨道周期要相同,速度相同,并且它们要离得非常近。伴星想要绕主航天器飞行,还需要它们轨道的偏心率或近地点幅角有所不同。伴随卫星可以利用伴星和主航天器(主星),或者释放多颗伴星组网,实现多星协同工作,完成一颗卫星单独无法实施的应用任务。

据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谭松林介绍,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其动力则由航天六院负责设计。

据了解,该伴随卫星搭载了2500万像素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将在空间绕飞试验过程中对组合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可谓神舟和天宫的“无线遥控自拍杆”。而利用实时跟随天宫二号的位置优势,伴星还将提供空间试验的在轨任务高清图像记录,可为主航天器的工作状态、空间活动等提供直接的影像技术支持。

这颗伴随卫星还具备全天时的空间观测能力,可监测空间碎片等对空间站造成潜在危险的空间目标。

据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伴星型号总师兼总指挥陈宏宇介绍,该伴星上还装有红外相机,能看到表面热的分布,这对于观察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非常有帮助。这个伴星就像航天器的小护士一样,可实现对航天器的监视和故障检测。

据了解,未来的伴随卫星有可能是航天员可以操纵的机器人,搭载VR相机,实现更加复杂的空间操作任务。

传输照片关键技术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而伴随卫星拍摄的照片再美,如果传不到地面我们还是看不到。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像研究所李云松教授介绍,为了在有限的星上存储资源条件下获取和传输更多的航天器飞行试验高清图片,就必须在星上完成高清图像的高速高性能压缩编码。针对这一应用需求,他和雷杰副教授负责承担研制了该星载图像压缩系统。这是西电科研人员合作攻关,为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做出的又一贡献。

据了解,其实自1999年从事星载图像、视频压缩编码的研究以来,李云松在该领域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解决了我国现阶段卫星图像数据传输和存储的瓶颈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系列卫星等多个重大工程中。(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报》2016年10月24日A2版

上一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项举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下一条:“互联网+”长征精神 西电打造出线上线下青年生态圈

天宫二号伴星释放 星载图像压缩系统由西电研制
发布时间:2016-10-24 16:02:10来源:华商报点击:我要评论:

天宫二号伴星成功释放

动力由航天六院提供

星载图像压缩系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9月15日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的伴随卫星,于昨日上午7时31分,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该伴星既可当做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的“自拍神器”,还可预先告知风险。而其动力由总部位于西安的航天六院提供,其星载图像压缩系统则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可拍摄高清照片

可预先告知风险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重约47公斤,尺寸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具备高效轨道控制、灵活姿态指向、智能任务序列处理和天地测控通信高速数传的能力。相比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它体积更小、能力更强,具有高集成度、用途广的特点,属于新一代先进微小卫星。

本月底,伴随卫星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再次靠近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组合体,并飞越组合体上空进行成像观测。之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开展近距离编队驻留试验和航天新技术验证试验,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

所谓伴星,是跟随某航天器飞行的卫星。伴星和主航天器的轨道周期要相同,速度相同,并且它们要离得非常近。伴星想要绕主航天器飞行,还需要它们轨道的偏心率或近地点幅角有所不同。伴随卫星可以利用伴星和主航天器(主星),或者释放多颗伴星组网,实现多星协同工作,完成一颗卫星单独无法实施的应用任务。

据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谭松林介绍,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其动力则由航天六院负责设计。

据了解,该伴随卫星搭载了2500万像素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将在空间绕飞试验过程中对组合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可谓神舟和天宫的“无线遥控自拍杆”。而利用实时跟随天宫二号的位置优势,伴星还将提供空间试验的在轨任务高清图像记录,可为主航天器的工作状态、空间活动等提供直接的影像技术支持。

这颗伴随卫星还具备全天时的空间观测能力,可监测空间碎片等对空间站造成潜在危险的空间目标。

据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伴星型号总师兼总指挥陈宏宇介绍,该伴星上还装有红外相机,能看到表面热的分布,这对于观察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非常有帮助。这个伴星就像航天器的小护士一样,可实现对航天器的监视和故障检测。

据了解,未来的伴随卫星有可能是航天员可以操纵的机器人,搭载VR相机,实现更加复杂的空间操作任务。

传输照片关键技术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

而伴随卫星拍摄的照片再美,如果传不到地面我们还是看不到。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像研究所李云松教授介绍,为了在有限的星上存储资源条件下获取和传输更多的航天器飞行试验高清图片,就必须在星上完成高清图像的高速高性能压缩编码。针对这一应用需求,他和雷杰副教授负责承担研制了该星载图像压缩系统。这是西电科研人员合作攻关,为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做出的又一贡献。

据了解,其实自1999年从事星载图像、视频压缩编码的研究以来,李云松在该领域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解决了我国现阶段卫星图像数据传输和存储的瓶颈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系列卫星等多个重大工程中。(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报》2016年10月24日A2版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