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开云最新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中国教育报】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时间:2004-10-09 14:32:46来源:中国教育报点击:
  
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一席谈
强建周 本报记者 柯昌万

  
  
   “如果把人才比做珍珠,大学就应该是汇聚珍珠的玉盘。学校要千方百计提供最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环境、氛围、条件和服务。”谈到人才强校战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西电发展历程中,一大批杰出人才打造了学校通讯、电子、计算机、密码学、信号处理等优势学科。比如当年从美国回来的一级教授毕德显就奠定并新创了西电的雷达和信息论学科;老校长保铮院士开创了雷达信息处理学科;再像叶尚辉,从清华毕业以后来到西电,奠定了学校在天线结构等领域的权威地位;还有肖国镇,在密码学领域、保密和网络安全方面在全国都叫得很响,目前在军队以外全国只有西电有这个学科……没有这些杰出人才,就没有西电的今天!”段宝岩动情地说。
  
  “建功必先兴校、兴校必先聚才。”段宝岩说,“一流的教师和高层次的学术骨干队伍是大学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的原始推动力。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尽管西电科大地处西部,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没有区位优势,但学校近几年下大力气汇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推出人才工程总体建设的‘两个工程、四个计划’,即‘院士工程’和‘3512工程’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优秀留学人员回归计划’、‘礼聘教授计划’和‘兼职教师计划’,面向国内外积极吸引杰出人才加入到学校的人才队伍行列中,积极聘请离退休知名老教授对青年教师发挥‘传、帮、带’的良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段宝岩认为,团队建设也好,学科建设也好,如果只想着挖人,人才来了以后没有适合他的事业可干,还是难以留住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引来了人才又留住人才。段宝岩说,首先要坚持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事业中培养人,在建设中造就人。同时,学校下大力气搞学科建设,相继推出校院系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即14个校级学科,10个院级学科,18个系级学科,还有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主的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去年学校引进了21个国内的博士,23个留学回国人员,他们当中不少人现在已经成为西电科大的名牌教授、领军人物、突击队长。
  
  其次,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大的科研项目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大的项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西电科大现在有一批像电子阵、雷达系统成像、半导体等方面的大项目,周六和周日实验室里工作的人都是满满的,晚上12点以后工作的人还依然很多。
  
  第三就是要注重培养学术土壤。近几年,学校把学术报告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学术活动计划。再就是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棵树再好,单独栽在沙漠里不仅难以发挥作用,也难以生存。人才也一样。西电科大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十分注重搞群体团队建设,提出了“两层两线”的战略。所谓“两层”,是指既要有学校层面的人才群体,又要有学院层面的人才群体。“两线”则是指纵向的学科群体建设和横向的交叉学科群体建设。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7日第2版
  

上一条:【科技日报】首届亚洲机械电子学会议在西安举行
下一条:【陕西日报】亚洲机械电子学国际会议在西安举行

【中国教育报】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发布时间:2004-10-09 14:32:46来源:中国教育报点击:我要评论:
  
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一席谈
强建周 本报记者 柯昌万

  
  
   “如果把人才比做珍珠,大学就应该是汇聚珍珠的玉盘。学校要千方百计提供最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环境、氛围、条件和服务。”谈到人才强校战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西电发展历程中,一大批杰出人才打造了学校通讯、电子、计算机、密码学、信号处理等优势学科。比如当年从美国回来的一级教授毕德显就奠定并新创了西电的雷达和信息论学科;老校长保铮院士开创了雷达信息处理学科;再像叶尚辉,从清华毕业以后来到西电,奠定了学校在天线结构等领域的权威地位;还有肖国镇,在密码学领域、保密和网络安全方面在全国都叫得很响,目前在军队以外全国只有西电有这个学科……没有这些杰出人才,就没有西电的今天!”段宝岩动情地说。
  
  “建功必先兴校、兴校必先聚才。”段宝岩说,“一流的教师和高层次的学术骨干队伍是大学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的原始推动力。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尽管西电科大地处西部,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没有区位优势,但学校近几年下大力气汇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推出人才工程总体建设的‘两个工程、四个计划’,即‘院士工程’和‘3512工程’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优秀留学人员回归计划’、‘礼聘教授计划’和‘兼职教师计划’,面向国内外积极吸引杰出人才加入到学校的人才队伍行列中,积极聘请离退休知名老教授对青年教师发挥‘传、帮、带’的良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段宝岩认为,团队建设也好,学科建设也好,如果只想着挖人,人才来了以后没有适合他的事业可干,还是难以留住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引来了人才又留住人才。段宝岩说,首先要坚持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事业中培养人,在建设中造就人。同时,学校下大力气搞学科建设,相继推出校院系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即14个校级学科,10个院级学科,18个系级学科,还有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主的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去年学校引进了21个国内的博士,23个留学回国人员,他们当中不少人现在已经成为西电科大的名牌教授、领军人物、突击队长。
  
  其次,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大的科研项目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大的项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西电科大现在有一批像电子阵、雷达系统成像、半导体等方面的大项目,周六和周日实验室里工作的人都是满满的,晚上12点以后工作的人还依然很多。
  
  第三就是要注重培养学术土壤。近几年,学校把学术报告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学术活动计划。再就是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棵树再好,单独栽在沙漠里不仅难以发挥作用,也难以生存。人才也一样。西电科大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十分注重搞群体团队建设,提出了“两层两线”的战略。所谓“两层”,是指既要有学校层面的人才群体,又要有学院层面的人才群体。“两线”则是指纵向的学科群体建设和横向的交叉学科群体建设。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7日第2版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