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开云最新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科技日报】科技星火满校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纪实
时间:2005-01-28 15:26:32来源:科技日报点击:
  课外科技活动深刻影响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四学生贺宇凯兴奋地说。不久前,因为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他被免试推荐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去年11月11日,贺宇凯结束了一段时间的集训,赴京参加第2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是一项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竞赛。”贺宇凯自豪地说。2003年的这个时候,贺宇凯和他的同学们征战2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获得了亚洲赛区第五名的好成绩。从入学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起,贺宇凯就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外科技活动让我树立了信心,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由于课外科技活动中很多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的,而且涉及到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多同学都和贺宇凯有着同样的感受。
  
  多年来,学校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如今,已有8000多名本科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在学校开放式实验室、各学院的科技活动室、课外科技活动基地和老师们的课题组里。学校党委副书记龙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与研究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人才培养链条,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运用和创造的乐趣。这不仅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的良好载体,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外科技活动何以在学生中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和学生会将学生中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家电维修服务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活跃在大专校园、企事业单位和街头巷尾。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些简单、新颖的实用电路。学校领导敏感地认识到: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8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校、系两级大学生科技协会,负责组织开展日常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星火杯”点燃了西电学生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为大学生挥洒求知热情、展示聪明才智架起了广阔舞台。此后“星火杯”每年举办一次,参赛的同学和作品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了班级组织、个人申报、教师推荐、各个学院组织初评、学校组织优秀作品竞赛的规范化工作程序。
  
  1992年,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奖励基金,每年拨出活动专款用于学生科技项目的资助,同时积极争取校内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合作赞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出台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大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给予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计学分、教师计工作量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大力规范。
  
  如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浓郁的校园科技学术活动氛围为那些善于动脑、敢于求新的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的空间,“周末科技论坛”、“专家教授系列讲座”、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和遍布学生班的千余个“科技兴趣小组”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校大学生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参加国际发明展览会获奖的情况比比皆是。(通讯员 强建周 本报记者 张哲浩)
  
  《科技日报》2005年1月24日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活动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陕西高校传达学习会议精神

【科技日报】科技星火满校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05-01-28 15:26:32来源:科技日报点击:我要评论:
  课外科技活动深刻影响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四学生贺宇凯兴奋地说。不久前,因为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他被免试推荐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去年11月11日,贺宇凯结束了一段时间的集训,赴京参加第2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是一项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竞赛。”贺宇凯自豪地说。2003年的这个时候,贺宇凯和他的同学们征战2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获得了亚洲赛区第五名的好成绩。从入学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起,贺宇凯就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外科技活动让我树立了信心,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由于课外科技活动中很多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的,而且涉及到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多同学都和贺宇凯有着同样的感受。
  
  多年来,学校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如今,已有8000多名本科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在学校开放式实验室、各学院的科技活动室、课外科技活动基地和老师们的课题组里。学校党委副书记龙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与研究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人才培养链条,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运用和创造的乐趣。这不仅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的良好载体,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外科技活动何以在学生中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和学生会将学生中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家电维修服务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活跃在大专校园、企事业单位和街头巷尾。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些简单、新颖的实用电路。学校领导敏感地认识到: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8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校、系两级大学生科技协会,负责组织开展日常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星火杯”点燃了西电学生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为大学生挥洒求知热情、展示聪明才智架起了广阔舞台。此后“星火杯”每年举办一次,参赛的同学和作品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了班级组织、个人申报、教师推荐、各个学院组织初评、学校组织优秀作品竞赛的规范化工作程序。
  
  1992年,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奖励基金,每年拨出活动专款用于学生科技项目的资助,同时积极争取校内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合作赞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出台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大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给予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计学分、教师计工作量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大力规范。
  
  如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浓郁的校园科技学术活动氛围为那些善于动脑、敢于求新的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的空间,“周末科技论坛”、“专家教授系列讲座”、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和遍布学生班的千余个“科技兴趣小组”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校大学生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参加国际发明展览会获奖的情况比比皆是。(通讯员 强建周 本报记者 张哲浩)
  
  《科技日报》2005年1月24日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