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高教视点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关注】高校改革进行时:中国“C9”挑战美国“常春藤”
时间:2010-04-02 09:51:50来源:《高教视点》第4期点击:

  在美国,“常春藤联盟”家喻户晓。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这个高校联盟的其他成员,都是那些学习拔尖、特长突出的学生梦寐以求的求学场所。现在,中国也开始尝试建立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10月9日,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在内的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着力打造一个庞大的教育联盟,英文简称“C9”。“C9”的目标直指“国际知名”院校联盟,换句话说,就是成为类似美国常春藤联盟那样的组织,但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可比性?国外的大学联盟的由来是什么?他们之间到底如何开展合作的?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9校互认学分 交换访学方便

  这个被称为“C9”的教育联盟使人想到其他国家著名的高校联盟,比如美国常春藤联盟、澳大利亚“G8”。作为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C9”,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按照《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C9”主要在学生培养、教师培训、教材建设诸方面进行合作。据了解,这些合作包括:

  本科生层面,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交换学生可以在另一学校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学习;9所学校互相承认交换生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等。

  研究生层面,作为校际互访研究平台,面向9校研究生接受申请,获准者可进行为期半年或更长时间的访学研究。此外,还会设立9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建立9校间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互评审系统,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C9”还计划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C9-Summer School),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在学科建设上,9校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共同培训青年教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主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

  此外,“C9”还将加强与美国常春藤联盟、澳大利亚“G8”等国际著名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C9”的国际影响。在今年3月6日,“C9”就与澳大利亚“G8”联盟正式签署了研究生院长合作备忘录。双方的研究生院院长同意每年轮流派出3~4位院长代表进行一次会面。中澳双方将探讨联合培养和双方联合授予学位的博士生培养计划,在双方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开展暑期学校,以及双向的短期学生互换。

  美国:常春藤联盟是个开放联盟

  1936年,体育专栏作家John Kieran就注意到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的校刊学生编辑们在提倡建立一个顶级学院的体育竞赛协会,以代表社会精英群体,据称,因为美国最古老、顶尖的学校建筑物往往被常春藤所覆盖,1937年纽约的《先驱论坛报》撰稿人首次用长在墙上的常春藤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参加美式足球比赛的学校。1945年8所大学的体育教练们签署了首个常春藤协定,为8支参赛的美式足球队设立了学术、财政和运动标准。该年也被认为是常春藤联盟正式成立的年份。

  学美留美专家、耶鲁硕士张恒瑞指出,常春藤联盟是一个开放式的联盟,联盟之间有广泛的学术、活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盟校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学生素质、教育价值观、办学传统与特色等等,但是盟校之间的转学还是按照一般的标准来的,不会享受特别优待,这样才能保证办学的质量。

  校长定期举行会晤

  常春藤盟校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关系。各大学轮流坐庄,一任两年,坐庄者即为主席,主席所在学校负责召集会议,提出倡议。

  常春藤盟校之间的主要活动方式包括:

  校长会晤。常春藤大学校长们每年会晤,就大学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指导思想、校长与校董会的关系、科研成果转化等重大的宏观问题进行研讨。

  院长切磋。本科生学院院长之间每年举办两次座谈会,就招生、转学、课程设置等管理和教学层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切磋和商讨。其他院级单位,如招生办公室、国际学生办公室、图书馆等同样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交流和协作。

  体育比赛。定期举办体育比赛。

  发展强项,注重特色。常春藤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学校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像哈佛的政府学院历来排第一,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首屈一指,耶鲁大学的法学院赫赫有名等。

  选聘资深校长。常春藤大学校长有几个有趣的共同点:第一,对本校的历史、学风、特点相当了解;第二,并不一直在本校工作,了解其他大学的长处;第三,见识独到、知识渊博;第四,目光远大,思路明晰,善于用人;第五,工资待遇很高;第六,校长由校董会开会对候选人反复考察而定。

  专家看法:“C9”仍有缺陷

  著名教育家熊丙奇在自己的博客中也发表了他对“C9”联盟的看法。他认为,在当前,如果“C9”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探索自主招生的联考。每所学校可以以自主招生联考的成绩作为学生申请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各高校在笔试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笔试。这不但可减轻考生的考试成本,也切实为我国探索出高考改革的道路。可惜,在“C9”的协议中,没有看到这样的协作内容。来年考生参加自主考试,还得在这几所学校间奔忙。

  二是更应该把教育资源向其他非“985高校”、非“211高校”辐射。我国高校的办学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如果“C9”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全国所有大学辐射,就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所有课程一样,那么,其对中国高校产生的带动作用,远比这几所大学间的资源共享更大。

  客观上说,这几所大学之间,由于办学层次相差不大,特色也不鲜明,学生做交换生、学术互访活动的兴趣并不特别强烈。举例说,复旦学生到浙大做交换生的意愿,与到美国或我国香港的高校去做交换生相比,会是如何?复旦就有不错的课程,为何还要去选修浙大的课程呢?(《广州日报》2009年11月18日)

  来源:《高教视点》2009年11月30日总第4期

上一条:【学府信息】华中科技大学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下一条:【动态】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公布 内地18所大学上榜

【关注】高校改革进行时:中国“C9”挑战美国“常春藤”
发布时间:2010-04-02 09:51:50来源:《高教视点》第4期点击:我要评论:

  在美国,“常春藤联盟”家喻户晓。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这个高校联盟的其他成员,都是那些学习拔尖、特长突出的学生梦寐以求的求学场所。现在,中国也开始尝试建立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10月9日,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在内的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着力打造一个庞大的教育联盟,英文简称“C9”。“C9”的目标直指“国际知名”院校联盟,换句话说,就是成为类似美国常春藤联盟那样的组织,但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可比性?国外的大学联盟的由来是什么?他们之间到底如何开展合作的?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9校互认学分 交换访学方便

  这个被称为“C9”的教育联盟使人想到其他国家著名的高校联盟,比如美国常春藤联盟、澳大利亚“G8”。作为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C9”,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按照《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C9”主要在学生培养、教师培训、教材建设诸方面进行合作。据了解,这些合作包括:

  本科生层面,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交换学生可以在另一学校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学习;9所学校互相承认交换生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等。

  研究生层面,作为校际互访研究平台,面向9校研究生接受申请,获准者可进行为期半年或更长时间的访学研究。此外,还会设立9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建立9校间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互评审系统,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C9”还计划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C9-Summer School),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在学科建设上,9校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共同培训青年教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主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

  此外,“C9”还将加强与美国常春藤联盟、澳大利亚“G8”等国际著名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C9”的国际影响。在今年3月6日,“C9”就与澳大利亚“G8”联盟正式签署了研究生院长合作备忘录。双方的研究生院院长同意每年轮流派出3~4位院长代表进行一次会面。中澳双方将探讨联合培养和双方联合授予学位的博士生培养计划,在双方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开展暑期学校,以及双向的短期学生互换。

  美国:常春藤联盟是个开放联盟

  1936年,体育专栏作家John Kieran就注意到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的校刊学生编辑们在提倡建立一个顶级学院的体育竞赛协会,以代表社会精英群体,据称,因为美国最古老、顶尖的学校建筑物往往被常春藤所覆盖,1937年纽约的《先驱论坛报》撰稿人首次用长在墙上的常春藤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参加美式足球比赛的学校。1945年8所大学的体育教练们签署了首个常春藤协定,为8支参赛的美式足球队设立了学术、财政和运动标准。该年也被认为是常春藤联盟正式成立的年份。

  学美留美专家、耶鲁硕士张恒瑞指出,常春藤联盟是一个开放式的联盟,联盟之间有广泛的学术、活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盟校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学生素质、教育价值观、办学传统与特色等等,但是盟校之间的转学还是按照一般的标准来的,不会享受特别优待,这样才能保证办学的质量。

  校长定期举行会晤

  常春藤盟校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关系。各大学轮流坐庄,一任两年,坐庄者即为主席,主席所在学校负责召集会议,提出倡议。

  常春藤盟校之间的主要活动方式包括:

  校长会晤。常春藤大学校长们每年会晤,就大学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指导思想、校长与校董会的关系、科研成果转化等重大的宏观问题进行研讨。

  院长切磋。本科生学院院长之间每年举办两次座谈会,就招生、转学、课程设置等管理和教学层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切磋和商讨。其他院级单位,如招生办公室、国际学生办公室、图书馆等同样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交流和协作。

  体育比赛。定期举办体育比赛。

  发展强项,注重特色。常春藤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学校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像哈佛的政府学院历来排第一,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首屈一指,耶鲁大学的法学院赫赫有名等。

  选聘资深校长。常春藤大学校长有几个有趣的共同点:第一,对本校的历史、学风、特点相当了解;第二,并不一直在本校工作,了解其他大学的长处;第三,见识独到、知识渊博;第四,目光远大,思路明晰,善于用人;第五,工资待遇很高;第六,校长由校董会开会对候选人反复考察而定。

  专家看法:“C9”仍有缺陷

  著名教育家熊丙奇在自己的博客中也发表了他对“C9”联盟的看法。他认为,在当前,如果“C9”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探索自主招生的联考。每所学校可以以自主招生联考的成绩作为学生申请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各高校在笔试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笔试。这不但可减轻考生的考试成本,也切实为我国探索出高考改革的道路。可惜,在“C9”的协议中,没有看到这样的协作内容。来年考生参加自主考试,还得在这几所学校间奔忙。

  二是更应该把教育资源向其他非“985高校”、非“211高校”辐射。我国高校的办学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如果“C9”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全国所有大学辐射,就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所有课程一样,那么,其对中国高校产生的带动作用,远比这几所大学间的资源共享更大。

  客观上说,这几所大学之间,由于办学层次相差不大,特色也不鲜明,学生做交换生、学术互访活动的兴趣并不特别强烈。举例说,复旦学生到浙大做交换生的意愿,与到美国或我国香港的高校去做交换生相比,会是如何?复旦就有不错的课程,为何还要去选修浙大的课程呢?(《广州日报》2009年11月18日)

  来源:《高教视点》2009年11月30日总第4期

责任编辑:root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