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高教视点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视角】教育者要有批评的风度
时间:2010-12-08 15:16:40来源:《高教视点》2010年第10期(总第14期)点击:

教育者要有批评的风度

 
    中国传统是提倡“为尊者讳”的。教师是尊长,也是在这个“为尊者讳”的行列里的。但是,文人士子又每每强调“不虚美、不隐恶”,是要“直言”的,尤其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们更把直言敢言视为文人当然的气节和风度。
   
  中国的文人气,有时候显得“傻”,因为这些文人每每不识趣地说些正确但是不应景的话,而自己对于批评甚至攻击也敢于回应和争鸣。这是好传统。这是好气质。
   
  所以,我们的先辈文人还是有比较好的对于“直言”的态度的,至少,面对“直言”会表现出一定的雅量;在面对不平之事时,也会发出或曲或直的声音。
   
  用一句话说,知识分子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为教育者的知识分子,更需要这样的面对批评的风度。
   
  知识分子的活动以学术为主线,其中教育、研究、出版又是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那么围绕学术的批评,也大多在教育、研究和出版活动中进行。所以,如何面对学术批评,也是教育界、科研界、出版界的一大问题,尤其对教育界影响巨大。
   
  因为现阶段的学术人,往往又是当前各类学校的教育者。他们的学术活动就在学校、课堂中展开。他们的身边,除了学术同行,还有大量的学生,在接受他们言传身教的熏陶。
   
  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者的学术人,在面对学术批评时的反应,会直接在他们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播下种子、形成影响。老师对待学术批评的态度,会转而成为这些学子展开自己的学术活动时的标准,并很有可能会再影响到下一代的学生。好的批评作风会代代相传,不好的学术态度也会层层相因。这就是教育者要谨而慎之的原因。

  教育者以正常的学术态度面对学术批评,把批评限定在学术活动的环境和规则之内,有利于学术发展,有利于教育者自我提升,有利于净化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成长。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方的利益出发,我们都期待教育者有风度地面对学术批评。(《光明日报》2010年11月24日 作者:方言)

 

上一条:【视角】大学“抢生源”没什么不好
下一条:【视角】国内大学少了“咖啡馆”

【视角】教育者要有批评的风度
发布时间:2010-12-08 15:16:40来源:《高教视点》2010年第10期(总第14期)点击:我要评论:

教育者要有批评的风度

 
    中国传统是提倡“为尊者讳”的。教师是尊长,也是在这个“为尊者讳”的行列里的。但是,文人士子又每每强调“不虚美、不隐恶”,是要“直言”的,尤其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们更把直言敢言视为文人当然的气节和风度。
   
  中国的文人气,有时候显得“傻”,因为这些文人每每不识趣地说些正确但是不应景的话,而自己对于批评甚至攻击也敢于回应和争鸣。这是好传统。这是好气质。
   
  所以,我们的先辈文人还是有比较好的对于“直言”的态度的,至少,面对“直言”会表现出一定的雅量;在面对不平之事时,也会发出或曲或直的声音。
   
  用一句话说,知识分子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为教育者的知识分子,更需要这样的面对批评的风度。
   
  知识分子的活动以学术为主线,其中教育、研究、出版又是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那么围绕学术的批评,也大多在教育、研究和出版活动中进行。所以,如何面对学术批评,也是教育界、科研界、出版界的一大问题,尤其对教育界影响巨大。
   
  因为现阶段的学术人,往往又是当前各类学校的教育者。他们的学术活动就在学校、课堂中展开。他们的身边,除了学术同行,还有大量的学生,在接受他们言传身教的熏陶。
   
  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者的学术人,在面对学术批评时的反应,会直接在他们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播下种子、形成影响。老师对待学术批评的态度,会转而成为这些学子展开自己的学术活动时的标准,并很有可能会再影响到下一代的学生。好的批评作风会代代相传,不好的学术态度也会层层相因。这就是教育者要谨而慎之的原因。

  教育者以正常的学术态度面对学术批评,把批评限定在学术活动的环境和规则之内,有利于学术发展,有利于教育者自我提升,有利于净化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成长。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方的利益出发,我们都期待教育者有风度地面对学术批评。(《光明日报》2010年11月24日 作者:方言)

 

责任编辑:吴华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