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高教视点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府信息】中科大:化学院课程改革借鉴“剑桥模式”
时间:2012-05-31 11:30:00来源:《高教视点》2012年第4期 点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既吸收了剑桥大学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也糅合了中科大的特色,是“剑桥模式”的洋为中用。
  
  课程间重复学习的知识点少了,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大了,前沿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容易了,老师进入教学第一线的机会多了……记者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从2011年下半年起,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据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的诸多学科,课程体系普遍以若干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本身自成体系,课程内部结构完整,不同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率较高,这使得课程不仅量大,且新知识和交叉性知识很难融入其中。
  
  试行“剑桥模式”后,每门课程的学时数由原先的60~80学时减少到20~40学时,知识的重复率变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模块化之后选修课程增加了20到30多个学时,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更大。
  
  “另外,课程模块化之后,让优秀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地进入到教学第一线。”杨金龙说,学院挑选出最适合教授某项教学内容的老师,在不同层次把最核心的内容教给学生。原先一门大课程基本上只有5~6人教,拆分之后,现在有20多人讲授,并且都是教师自己最擅长的教学内容。
  
  “这样使得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可以很容易融入到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去,而且涉及到很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杨金龙说,“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这一改革仅限于低年级的学科群课程,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暂时不按此模式进行。

  (《中国科学报》2012年5月23日,作者:曾皓、蒋家平)

上一条:【学府信息】天津大学启动“北洋学者-海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
下一条:【焦点】湖南一职称评委被指开房收钱 送钱副教授称须排队

【学府信息】中科大:化学院课程改革借鉴“剑桥模式”
发布时间:2012-05-31 11:30:00来源:《高教视点》2012年第4期 点击:我要评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既吸收了剑桥大学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也糅合了中科大的特色,是“剑桥模式”的洋为中用。
  
  课程间重复学习的知识点少了,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大了,前沿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容易了,老师进入教学第一线的机会多了……记者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从2011年下半年起,在科技英才班中试行“剑桥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据介绍,目前中国高校的诸多学科,课程体系普遍以若干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本身自成体系,课程内部结构完整,不同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率较高,这使得课程不仅量大,且新知识和交叉性知识很难融入其中。
  
  试行“剑桥模式”后,每门课程的学时数由原先的60~80学时减少到20~40学时,知识的重复率变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模块化之后选修课程增加了20到30多个学时,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更大。
  
  “另外,课程模块化之后,让优秀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地进入到教学第一线。”杨金龙说,学院挑选出最适合教授某项教学内容的老师,在不同层次把最核心的内容教给学生。原先一门大课程基本上只有5~6人教,拆分之后,现在有20多人讲授,并且都是教师自己最擅长的教学内容。
  
  “这样使得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可以很容易融入到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去,而且涉及到很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杨金龙说,“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这一改革仅限于低年级的学科群课程,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暂时不按此模式进行。

  (《中国科学报》2012年5月23日,作者:曾皓、蒋家平)

责任编辑:侯庆飞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