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开云app串关
开云登录入口官网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查摆问题交流推进会侧记
时间:2025-07-08 22:45:47来源:宣传部点击:

西电新闻网讯 当时间来到2025年7月,距离学校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已两个月有余,工作取得哪些成果?如何持续巩固拓展成效?令人期待!

“我们要把工作‘沉’下去,才能听见师生的真心话。”

“不能搞‘一阵风’,要找准问题根源,把制度立起来。”

“痛点难题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要明确时限,对账销号。”

……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学校师生党员代表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忆初心、担使命。

以信仰为基,以行动为炬。当天下午,学校领导班子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交流推进会。班子成员基于前期深入基层调研的成果,聚焦师生关切的服务效能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创新、校园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系统梳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问题主动认领责任,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对涉及多部门的共性问题,集体讨论形成协同解决方案。通过个人自查、相互协助、集体研判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形成完整工作链条,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服务升级篇:“菜单式服务让办事更高效

“以前办个事要来回跑几趟,因为不知道流程,到了地方发现有些材料还要补,难免要跑些冤枉路,现在有了流程图,一目了然,而且不少都能线上完成,方便省事儿。”

为师生计,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字面,要体现在看得见的变化中。学习教育期间,学校以制度“上墙”到制度“落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比如,及时更新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并在各部门主页醒目位置公开;按服务事项绘制《办事流程图》,面向全校师生发布;鼓励各部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

目前,学校30个职能部门官网同步上线“办事指南”专区,14个部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通在线办理,13个部门提交《流程公开清单》共114项,正在编制的《办事流程图》将实现全流程可视化。

此外,学校持续加强推广“吹哨报到”工作机制。针对“实验室监控设备安装与管理维护”难题,多部门现场办公,一次性解决G楼38台普通摄像头和40台热成像摄像头预警信息不精准、显示不稳定、设备离线等问题,同步梳理出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形成长效解决方案。

文化浸润篇:打造触手可及的校园“文化月历

厚德、求真、砺学、笃行,是西电人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信条,也是西电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富矿。

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容为王固然重要,但渠道传播也必不可少。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像一桌“文化盛宴”,如何把烹饪好的文化大餐,端到学生面前,供学生欣赏和“品尝”,则需进一步提升文化精品的“可见度”,文化活动的“触达率”。

“有些活动结束了我才知道,没能去现场感受,真遗憾!”调研中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使得校园文化活动信息的“整合”被提上日程。经校内各单位统筹,目前初步建立起校园文化活动月历工作机制。

2025年3月以来,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已发布校园文化活动月历3期,及时推送当月活动开展计划。同时,校内各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学校企业号等平台,也加强对校内重要文化活动的信息推送,帮助师生精准定位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人才培育篇:“五个一工程”破解成长焦虑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坚持“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是学校的第一战略、人才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第一抓手”的工作理念。

成果产出周期长、职称晋升竞争激烈,曾让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李春艳感到焦虑。

李春艳说,“依托学校青年教师访学支持政策,我获得全额资助赴俄罗斯光谱所研修的机会,使我在非线性光学和拓扑光子学研究方面有了新的收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受益于学校对基础学科的支持与分类评价政策,我晋升了副教授,这对我的科研工作是一种支持和激励。”李春艳表示。

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才能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针对“支持教师成长力度不够”问题,学校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优化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跃升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计划等专项,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全周期支持。

管理育人篇:从“被动锻炼快乐奔跑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西电校园内,都能看到身着运动装备的同学们,齐聚在南北操场,一起奔跑、挑战自我,践行“跑起来就会有风”的健康生活主张。

学校实施“乐跑”,主要是结合体育课程分数(乐跑分数是体育课程分数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在校园乐跑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从多个渠道收到同学们关于乐跑的意见建议。对此,相关单位马上“动”起来,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考核时兼顾累计公里数和活动次数,提供了更多达标路径;出台减免政策,校运动会、校园马拉松、课堂耐力测试、体质测试取得优异成绩可给予相应的次数减免;探索将体能主导型运动(游泳)与大范围和长距离移动型运动(足球)纳入乐跑评价的量化标准与实施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人工智能学院的刘同学,目前已在西电度过三年时光,在他看来,学校体育部对乐跑的“减免政策”调整“很合适”。

他说,“它没有降低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而是通过运动会、校园迷你马拉松、体测等成绩灵活减免乐跑锻炼次数,这既认可我们在其他体育活动中的努力,也鼓励了同学们积极进行体能锻炼,在有效督促锻炼和减轻部分同学压力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

设施升级篇:空调进教室跑出“西电速度

进入6月,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师生的课堂教学、学习备考带来一定影响。为尽快给师生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与施工方紧密协调,开启“白加黑”模式,加速教学楼空调安装进度:深挖潜力解决电力容量不足问题,夜间和周末通宵施工加快进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教学影响,B栋教学楼已于6月19日完成调试,28日实现全面制冷。

根据计划,A楼、C楼的空调将于今年暑假安装到位,到今年秋季开学季,将实现教学ABC楼和信远楼所有教室空调全覆盖。

作风建设篇:“开门搞教育践行群众路线

南校区东门广场,在150吨重的泰山石正面,镌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这是毛泽东主席给西电前身——中央军委工校的亲笔题词,也是西电的办学宗旨。

常思师生之急。在西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脚踏实地走群众路线,把师生诉求,作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着力点,眼睛要向下看,心里要装着师生冷暖,常想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够不够强?工作中是否忠诚尽职履责,勇于担当作为?

善谋民生之策。坚持“开门搞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鲜明特色,校领导坚持率先垂范,深入分管领域和联系学院开展调研,面对面倾听师生诉求,广泛征集发展建议,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5月23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校长高新波与马院师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座谈会上,师生代表纷纷围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思政品牌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等谈了学习体会。

就这样,一场学习交流座谈,打开了学校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话匣子”,激发出全校上下共同做好思政教育的育人合力。

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师生出题,校领导班子成员领题,学校领导班子开展专题调研、赴一线调研185次,通过党委书记与青年“伴”月谈、“1234”平台等多种方式全面倾听师生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34项。

民生实事篇:校区文件专递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供给侧改革激活北校区文化基因

发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聚焦师生关切和基层痛点,学校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重要抓手,建立问题整改分级督办与动态清单管理机制,引入师生评议评估整改成效,推动作风建设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南北校区取送文件太耗时了,占用了日常科研时间。”

“我要给学院提交材料,办公室在北校区,可我人在南校区,今天还有几节课。”

针对师生反馈的南北校区文件传输问题,学校开通专递服务,支持通过“移动门户”或“一网通办”自助下单,一站式服务大厅统一收件、校车运输、专人安全派送、收件人签收确认,实现校区间文件材料的便捷流转与高效办理。

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有学生反馈,“经常看到一些在南校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希望面向北校区和研究生的文化活动能更丰富些。”也有学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习实践机会!”

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实习实践课程,学校从“文化—艺术—科技—实践”四个维度出发,构建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参与度与满意度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工作体系。

针对校园文化资源与发展不平衡,北校区和研究生活动供给薄弱,高质量、成体系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的问题,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2025年以来,先后在北校区举行“寻声春颂”第十五届研究生校园歌手大赛、“仲春大集·乐享非遗”主题活动、世界读书日“书海寻宝”沉浸式阅读推广活动、陕西省高校原创戏剧巡演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没有宏大的口号,只谈具体的问题。推进会上,大家瞄准问题、集思广益,深挖症结根源,不停留在个案,注重系统治理,补齐制度短板,真正将“问题清单”变成“行动清单”。党委书记任小龙在总结中强调,要秉持“开门搞教育”理念,既要做好学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又要深入基层倾听师生心声,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这个“小切口”,撬动作风建设“大转变”,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发展成果共享,切实增强师生校园生活的获得感与成长发展的幸福感。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是答卷人,广大师生是阅卷人,学校将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成色,让师生切身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工作力度、民生温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实效,书写西电师生满意答卷。

上一条:【红色西电】“争做新时代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音乐会举行
下一条:【特色西电】西电举办新发展格局下促进经管学科高质量发展大会

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查摆问题交流推进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08 22:45:47来源:宣传部点击:我要评论:

西电新闻网讯 当时间来到2025年7月,距离学校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已两个月有余,工作取得哪些成果?如何持续巩固拓展成效?令人期待!

“我们要把工作‘沉’下去,才能听见师生的真心话。”

“不能搞‘一阵风’,要找准问题根源,把制度立起来。”

“痛点难题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要明确时限,对账销号。”

……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学校师生党员代表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忆初心、担使命。

以信仰为基,以行动为炬。当天下午,学校领导班子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交流推进会。班子成员基于前期深入基层调研的成果,聚焦师生关切的服务效能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创新、校园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系统梳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问题主动认领责任,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对涉及多部门的共性问题,集体讨论形成协同解决方案。通过个人自查、相互协助、集体研判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形成完整工作链条,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服务升级篇:“菜单式服务让办事更高效

“以前办个事要来回跑几趟,因为不知道流程,到了地方发现有些材料还要补,难免要跑些冤枉路,现在有了流程图,一目了然,而且不少都能线上完成,方便省事儿。”

为师生计,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字面,要体现在看得见的变化中。学习教育期间,学校以制度“上墙”到制度“落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比如,及时更新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并在各部门主页醒目位置公开;按服务事项绘制《办事流程图》,面向全校师生发布;鼓励各部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

目前,学校30个职能部门官网同步上线“办事指南”专区,14个部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通在线办理,13个部门提交《流程公开清单》共114项,正在编制的《办事流程图》将实现全流程可视化。

此外,学校持续加强推广“吹哨报到”工作机制。针对“实验室监控设备安装与管理维护”难题,多部门现场办公,一次性解决G楼38台普通摄像头和40台热成像摄像头预警信息不精准、显示不稳定、设备离线等问题,同步梳理出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形成长效解决方案。

文化浸润篇:打造触手可及的校园“文化月历

厚德、求真、砺学、笃行,是西电人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信条,也是西电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富矿。

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容为王固然重要,但渠道传播也必不可少。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像一桌“文化盛宴”,如何把烹饪好的文化大餐,端到学生面前,供学生欣赏和“品尝”,则需进一步提升文化精品的“可见度”,文化活动的“触达率”。

“有些活动结束了我才知道,没能去现场感受,真遗憾!”调研中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使得校园文化活动信息的“整合”被提上日程。经校内各单位统筹,目前初步建立起校园文化活动月历工作机制。

2025年3月以来,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已发布校园文化活动月历3期,及时推送当月活动开展计划。同时,校内各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学校企业号等平台,也加强对校内重要文化活动的信息推送,帮助师生精准定位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人才培育篇:“五个一工程”破解成长焦虑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坚持“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是学校的第一战略、人才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第一抓手”的工作理念。

成果产出周期长、职称晋升竞争激烈,曾让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李春艳感到焦虑。

李春艳说,“依托学校青年教师访学支持政策,我获得全额资助赴俄罗斯光谱所研修的机会,使我在非线性光学和拓扑光子学研究方面有了新的收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受益于学校对基础学科的支持与分类评价政策,我晋升了副教授,这对我的科研工作是一种支持和激励。”李春艳表示。

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才能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针对“支持教师成长力度不够”问题,学校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优化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跃升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计划等专项,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全周期支持。

管理育人篇:从“被动锻炼快乐奔跑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西电校园内,都能看到身着运动装备的同学们,齐聚在南北操场,一起奔跑、挑战自我,践行“跑起来就会有风”的健康生活主张。

学校实施“乐跑”,主要是结合体育课程分数(乐跑分数是体育课程分数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在校园乐跑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从多个渠道收到同学们关于乐跑的意见建议。对此,相关单位马上“动”起来,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考核时兼顾累计公里数和活动次数,提供了更多达标路径;出台减免政策,校运动会、校园马拉松、课堂耐力测试、体质测试取得优异成绩可给予相应的次数减免;探索将体能主导型运动(游泳)与大范围和长距离移动型运动(足球)纳入乐跑评价的量化标准与实施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人工智能学院的刘同学,目前已在西电度过三年时光,在他看来,学校体育部对乐跑的“减免政策”调整“很合适”。

他说,“它没有降低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而是通过运动会、校园迷你马拉松、体测等成绩灵活减免乐跑锻炼次数,这既认可我们在其他体育活动中的努力,也鼓励了同学们积极进行体能锻炼,在有效督促锻炼和减轻部分同学压力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

设施升级篇:空调进教室跑出“西电速度

进入6月,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师生的课堂教学、学习备考带来一定影响。为尽快给师生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与施工方紧密协调,开启“白加黑”模式,加速教学楼空调安装进度:深挖潜力解决电力容量不足问题,夜间和周末通宵施工加快进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教学影响,B栋教学楼已于6月19日完成调试,28日实现全面制冷。

根据计划,A楼、C楼的空调将于今年暑假安装到位,到今年秋季开学季,将实现教学ABC楼和信远楼所有教室空调全覆盖。

作风建设篇:“开门搞教育践行群众路线

南校区东门广场,在150吨重的泰山石正面,镌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这是毛泽东主席给西电前身——中央军委工校的亲笔题词,也是西电的办学宗旨。

常思师生之急。在西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脚踏实地走群众路线,把师生诉求,作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着力点,眼睛要向下看,心里要装着师生冷暖,常想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够不够强?工作中是否忠诚尽职履责,勇于担当作为?

善谋民生之策。坚持“开门搞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鲜明特色,校领导坚持率先垂范,深入分管领域和联系学院开展调研,面对面倾听师生诉求,广泛征集发展建议,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5月23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校长高新波与马院师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座谈会上,师生代表纷纷围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思政品牌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等谈了学习体会。

就这样,一场学习交流座谈,打开了学校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话匣子”,激发出全校上下共同做好思政教育的育人合力。

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师生出题,校领导班子成员领题,学校领导班子开展专题调研、赴一线调研185次,通过党委书记与青年“伴”月谈、“1234”平台等多种方式全面倾听师生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34项。

民生实事篇:校区文件专递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供给侧改革激活北校区文化基因

发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聚焦师生关切和基层痛点,学校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重要抓手,建立问题整改分级督办与动态清单管理机制,引入师生评议评估整改成效,推动作风建设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南北校区取送文件太耗时了,占用了日常科研时间。”

“我要给学院提交材料,办公室在北校区,可我人在南校区,今天还有几节课。”

针对师生反馈的南北校区文件传输问题,学校开通专递服务,支持通过“移动门户”或“一网通办”自助下单,一站式服务大厅统一收件、校车运输、专人安全派送、收件人签收确认,实现校区间文件材料的便捷流转与高效办理。

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有学生反馈,“经常看到一些在南校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希望面向北校区和研究生的文化活动能更丰富些。”也有学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习实践机会!”

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实习实践课程,学校从“文化—艺术—科技—实践”四个维度出发,构建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参与度与满意度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工作体系。

针对校园文化资源与发展不平衡,北校区和研究生活动供给薄弱,高质量、成体系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的问题,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2025年以来,先后在北校区举行“寻声春颂”第十五届研究生校园歌手大赛、“仲春大集·乐享非遗”主题活动、世界读书日“书海寻宝”沉浸式阅读推广活动、陕西省高校原创戏剧巡演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没有宏大的口号,只谈具体的问题。推进会上,大家瞄准问题、集思广益,深挖症结根源,不停留在个案,注重系统治理,补齐制度短板,真正将“问题清单”变成“行动清单”。党委书记任小龙在总结中强调,要秉持“开门搞教育”理念,既要做好学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又要深入基层倾听师生心声,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这个“小切口”,撬动作风建设“大转变”,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发展成果共享,切实增强师生校园生活的获得感与成长发展的幸福感。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是答卷人,广大师生是阅卷人,学校将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成色,让师生切身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工作力度、民生温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实效,书写西电师生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唐羽琴
本月热点
Baidu
map